順著大腦來生活 David Rock 1
Photo by Martin Sanchez

順著大腦來生活 David Rock 1

· 912 字 · 5 分鐘 reading time creativity reading-notes

在programming時,遇到問題往往受限於前人使用的設計模式;在設計遊戲機制時,則容易受制於常見產品既有框架,難以發揮創意。

這本書從大腦的角度切入,帶來新的啟發,不僅於幫助人們創意思考,更解釋大腦如何處理壓力、決策與專注力,並提供實用策略。讓我想起創造力的修行和心流都有類似的脈絡,不同的地方是此書很有系統性的和大腦知識連結。

創造力的秘密

David Rock 認為有人被老闆炒魷魚之前的最後一句話:「我要去散步,忘卻工作,然後完全放空。」雖然聽起來很可笑,但是研究顯示,若你陷入停滯,就必須這麼做,因為錯誤的答案阻止了正確答案的出現。

過去的解決方案會阻礙到你,阻止更好的解決方案出現。

  • Dr. StellanOhlsson 解釋了人在面對新問題時,會運用以前經驗中的有效策略。如果新問題與舊問題相似,這樣做就會很有效。但是,在許多情況下並非如此。過去的解決方案會阻礙到你,阻止更好的解決方案出現,錯誤的策略反而成為停滯的根源。

精簡問題,讓大腦能釋放更多空間進行思考。

  • 要讓其他念頭可以沉靜下來,並盡可能簡化問題。有種簡化問題的好方法,是用盡可能少的字數來描述情況。例如,比起對自己說,「我想要更多的活力來專注在工作和家庭上,並騰出時間運動和娛樂」,說「我想要更多的活力」在大腦中的啟動作用要小得多。

自我覺察

Kevin Ochsner 認為自我覺察是一種能力,可以走出自己的個體,盡可能以接近客觀的眼光來觀察自己。在許多情況下,這意味著用第三人的角度來檢視自己:想像透過另一個人的眼睛看自己。

敘事迴路

  • 在你想著自己或他人時,這個預設網路也會啟動,組成「敍事」。是一個故事情節,角色長期下來互相影響。另一方面,大腦也儲存了大量關於你自己和其他人的歷史資訊。預設網路活躍時,你在想自己的過去和未來,以及包括你自己在內等所有認識的人,還有這些龐大的資訊如何交織在一起。

直接體驗

  • 你正在體驗即時進入感官的資訊。你坐在碼頭上,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溫曖的陽光照在皮膚上、涼風輕拂著頭髮和手中的冰涼啤酒。

負相關迴路

  • 有一系列研究發現,敍事和直接經驗這兩個迴路是負相關的。換句話說,如果你一邊洗碗,一邊在想即將要開的會議,你更有可能沒注意到杯子有破損,而割傷自己的手。

中場休息

  • 在Norman Farb的實驗中,經常練習注意敘事和直接經驗路徑的人,例如,定期冥想者,在這兩種路徑之間的區別更大。他們隨時知道自己在哪條路徑上,並且可以更輕鬆地進行切換。 你隨時都能感知到更多自己心理狀態的資訊。然後,你可以做出選擇,改變你注意的事情。這就是中場休息的重點。